高职高考中的投档录取是指 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志愿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给高校进行录取的过程 。具体来说,投档录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投档原则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投档过程 :常规志愿录取 :各批次录取分别先组织实施常规志愿录取,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公布并组织考生填报征求志愿并录取。
投档操作 :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录取结果 :投档成功 :一旦考生档案投到某院校,且该校按照1:1投档,没有重大问题就不会退档。如果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
退档 :如果是差额投档,可能会有退档情况。退档不及时或者说自己填报的其他学校都录取满,就只有进入征集志愿或者下个批次的录取了。
注意事项 : 投档线和录取线 :投档线是指高校在投档时所依据的最低分数线,而录取线是指高校最终确定的录取分数线。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投档线不会高于录取线。综上所述,高职高考的投档录取是一个根据考生成绩和志愿顺序,通过一系列规则将考生档案投给高校并进行录取的过程。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不同投档录取模式的特点和风险,合理规划志愿顺序,以提高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