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培训机构的套路确实非常深,涉及多种诈骗手段,需警惕以下常见类型:
一、虚假宣传与承诺 "考试包过"宣传利用学员对升学、考证的焦虑,承诺"包过"或"不过退费",实际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或卷款跑路。
"高薪就业"承诺部分机构宣称培训后提供高薪工作推荐,但多与实际无关,或根本不存在合作单位。
学历提升虚假宣传对自考、成考等学历项目夸大含金量,或通过低价吸引后加收隐性费用。
二、资金诈骗手段 预付费陷阱通过APP或贷款平台收取学费,以优惠活动、分期免息等手段逃避监管,最终导致跑路。
贷款诱导以"零手续费""随时退贷"为诱饵,诱导学员办理贷款缴纳学费,机构跑路后学员仍需还款。
虚假投资理财以开设新校区、高回报项目等名义吸收资金,实际为非法集资。
三、教学与服务问题 师资力量虚假宣称拥有清华、北大教师或行业专家授课,实际多为资历不足的兼职人员。
课程内容敷衍课程多为拼凑基础内容,缺乏实战案例或行业机密,甚至直接盗用他人课件。
安全与资质问题部分机构存在消防设施缺失、负责人资质不全等安全隐患,或以转让机构名义逃避责任。
四、霸王条款与退费纠纷 隐藏费用通过加收注册费、考试费、毕业论文费等名义扩大收费范围。
强制续费或贷款退费时设置霸王条款,如扣除高额手续费、延长退款期限,或诱导继续贷款。
预防建议 选择正规机构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机构,核实教师资质和课程内容。
警惕宣传话术对"高收益""零风险"宣传保持警惕,避免因贪小失大。
保留证据维权签订合同时注意细节,保留缴费凭证、宣传资料等,遇到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
若遭遇疑似骗局,建议立即停止缴费,通过12315、消费者协会或警方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