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是否获得培训资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涉及指标获取流程和培训类别鉴定标准:
一、指标获取流程(部分地区要求) 确认指标指标首需向街道办和教育局报备,确认当地是否还有培训指标。部分城市(如浙江)已明确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的鉴别指标。
场地资质要求场地需符合规划、消防、卫生、房屋安全等法律法规,租赁期需3年以上,且需通过街道办初审。非学科类培训对场地面积无明确要求,但学科类培训对面积有明确标准(如每生3平方米)。
其他条件包括资金、人员资质等。例如,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需满足:
初期办学经费不低于20万元(学员人数不同有差异要求);
校长需5年以上教育管理经验,专职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3。
二、培训类别鉴别指标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鉴别指引(试行)》,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学科类培训指标培训目的 :以应试提分为主,提高学科成绩,服务升学考试;
内容范围 :围绕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科类内容(如语数英等);
教学方式 :以刷题、考试、机械训练为主,强调成绩评价。
二、非学科类培训指标培训目的 :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促进全面发展;
内容范围 :除学科类内容外,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其他学习内容;
教学方式 :注重过程性评价,非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
三、其他注意事项区域差异 :不同城市对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存在差异,如场地面积、资金要求等;
动态调整 :政策会动态调整,例如上海、景德镇等地有明确的进校园合作机构名单公示机制。
建议办理前咨询当地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获取最新政策文件及指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