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出培训员工是否全在岗的问题,需根据培训性质、时间安排及公司政策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培训性质与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
若用人单位安排外出培训,且培训内容与工作相关,通常视为员工已入职,双方建立事实劳动关系。
合同签订要求
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需在1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可能需支付二倍工资。
二、工作时间与报酬计算正常工作时间培训
若培训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且占用工作时间,则属于在职劳动,需正常出勤并计算工资。
若培训期间安排了其他工作任务(如白天培训后需继续上班),可视为工作日加班,需支付加班费。
非工作时间培训
若培训在非工作时间(如夜间、周末)进行,且未安排其他工作任务,则不属于在职劳动,不计入工资。 三、公司政策与风险规避全脱产培训
企业应避免提倡全脱产学习,若确需安排,需与员工协商调整工作安排,并提供学习考勤及成绩单。
合理安排建议
尽量将培训安排在工作日,并提前告知员工,减少对正常工作的影响。
若因培训导致休息日加班,应依法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四、法律依据与争议解决《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培训属于正常工作内容,应支付报酬;非工作时间培训不计入工资。
争议处理 :若对培训性质或报酬有争议,建议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解决。
综上,外出培训员工是否全在岗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企业应依法合规安排培训内容与时间,以降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