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培训机构变异违规是当前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向 。为了确保“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障学生权益,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持续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严防学科类培训机构变异违规开班,并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同时也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防止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
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检查巡查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系统部署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措施,并加强检查巡查,严防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等问题发生。
扩大监管覆盖面 :对线上学科类机构要持续扩大监管覆盖面,进行全天候巡查,同时加强非学科类机构监管,开展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抽查巡查,全面落实预收费资金监管,做好培训广告管控。
强化社会监督 :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对各类违法违规培训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
建立长效机制 :教育部建立了三方面机制,包括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落实属地管理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查处。
严查隐形变异行为 :针对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各地教育部门紧急部署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查处工作,依托驻地高校和教研部门,组建评估委员会,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培训的内容进行辨别。
完善法律法规 :教育部正在研究起草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加快校外培训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一并纳入,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综上所述,严控培训机构变异违规是确保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举措。通过多部门协作、社会监督、法律法规完善等多种手段,持续巩固“双减”治理成果,推动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