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飞行员的培训体系涵盖多个阶段和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基础培训阶段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大)部分学员在此完成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包含飞行理论、航空器系统等课程,并安排部分时间到国外航校进行飞行技术训练。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院)提供飞行理论基础培训,后续可能安排学员至国外航校(如西门诺尔公司)进行一年左右的初始飞行训练。
二、专业技能培训阶段 飞行技能与机组协同训练在国航飞行学院或合作航校进行,包括仪表飞行、夜航、紧急情况处置等,培训周期通常为6-12个月。
岗位适应性培训在实际航班或模拟环境中进行,内容涵盖航班管理、旅客服务、应急协同等,由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指导。
三、体检与资格认证阶段 体检机构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国航航卫中心、民航总医院体检中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机场分院等,负责飞行员的身体条件评估和健康检查。
资格证书获取学员需通过私用/商用驾驶员执照、仪表等级签注、高性能证书等局方要求的考试,并达到国航标准。
四、其他培训渠道合作院校 :如四川航空飞行学校、天津杰普逊飞行学院等,部分课程由合作机构提供。
改装训练 :完成初始培训后,新飞行员需进行机型改装理论学习和模拟机训练,随后在真机上完成规定起落。
特殊说明培养费用 :由航空公司承担,例如北京某航空培训机构曾收取约70-80万元费用,涵盖国外培训阶段。
选拔渠道 :分为“养成生”(民航大/飞院本科)和“大改驾”(在职大学生),前者需完成四年学业,后者通常需半年理论+一年飞行训练。
以上流程确保飞行员在技术、英语、身体等各方面达到国航运营要求,部分优秀学员还需通过严格筛选和考核后正式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