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支付培训费后没有培训算诈骗吗

支付培训费后未提供培训服务是否构成诈骗,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诈骗行为的认定标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行为人需具有明确的非法占有财物意图,如携款潜逃、故意拖延退款等。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方式,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处分财产。

数额较大

通常以当地同类培训服务市场价的一定比例(如50%以上)作为判断标准。

二、具体情形分析 典型诈骗行为

若培训机构以“高薪就业”“快速致富”等为诱饵,收取高额费用但从未提供任何培训服务,或提供的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则构成诈骗。

可能不构成诈骗的情形

机构因经营问题暂时无法提供培训(如资金链断裂、教师临时离职),但未明确告知学员且未收取费用,可能属于违约而非诈骗。

基础教育阶段的收费行为(如幼儿园、小学),若未涉及虚构宣传,通常不构成诈骗。

三、维权建议 保留证据

收集合同、付款凭证、宣传资料、沟通记录等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机构协商退款或继续履行合同,协商不成的可要求书面退款承诺。

投诉举报

向工商部门或教育局投诉机构的虚假宣传或违约行为。

若涉及金额较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涉嫌诈骗罪时将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途径

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违约责任,要求赔偿损失。若机构存在“一票不发”等严重情节,可主张合同无效。

四、注意事项

谨慎选择机构 :选择有资质、口碑良好的教育机构,避免轻信“内部渠道”“快速成功”等说辞。

合同条款 :签订合同时注意退款条款、服务内容等细节,尽量减少霸王条款。

若遭遇疑似诈骗行为,建议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