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政策规定,培训机构开展“一对一”学科培训的合法性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违法情形 在职教师违规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校外有偿补课,包括“一对一”家教。若违反规定,学校可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将受到更严厉处罚。
非正规机构或人员开展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家政服务”等名义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
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方式规定通过即时通信、直播平台等非正规渠道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二、合法情形 取得许可的正规机构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正规培训机构可开展“一对一”学科培训,但需遵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地方相关规定。
非学科类培训中的学科类内容在科技、体育、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若涉及学科类知识教学,需符合非学科类培训的资质要求。
三、处罚措施对机构的处罚 :包括责令停止培训、退还费用、没收违法所得,罚款金额可达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
对个人的处罚 :包括罚款、吊销相关资质、禁止从业等。
四、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明确禁止超标超前培训、非学科类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以及占用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各地教育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具体细则,如新疆博乐市将“一对一”违规培训纳入重点整治范围。
建议家长选择正规培训机构时,核实其办学资质、教师资质及课程内容,避免因小失大。若发现违规行为,可通过教育部门举报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