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的合法性,需结合培训性质、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专项培训费用承担原则 专项培训的定义《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的,可要求劳动者签订服务期协议。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需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不得超过培训费用且不得高于服务期未履行部分应分摊的费用。
培训费用的范围包括培训费、差旅费及其他直接费用。
二、不同培训类型的费用承担方式 员工需承担的培训特殊专业技能培训 :若公司提供专项培训且与员工明确约定服务期,员工离职时需按协议支付分摊的培训费用。
普遍性职业培训 :如安全教育、入职培训等,通常由公司承担费用,员工无需支付。
公司无需承担的培训 基础性、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如公司组织的一般性培训)属于员工职业发展投入,应由公司承担。 三、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服务期协议的有效性 :协议需明确服务期长度、违约金计算方式等条款,且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工资调整机制 :服务期协议不影响公司按正常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员工报酬。
特殊情形处理 :如员工因用人单位原因无法履行服务期(如公司倒闭),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四、争议解决途径若双方对培训费用承担存在争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协商解决;
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培训费用是否由公司承担需根据培训性质及双方约定判断,特殊专业技能培训可约定服务期并分摊费用,而普遍性培训则应由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