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搜索结果,公司组织员工外出培训期间是否发放工资,需根据培训性质和用工关系综合判断:
一、一般情况下应支付工资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正式入职后,无论是否参与培训,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按实际工作时长支付工资。
试用期工资标准培训期间若处于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特殊情形的工资支付规则 与工作无关的培训若培训与员工本职工作无关(如兴趣班、非岗位技能提升等),且培训期间无法履行工作职责,公司可安排其他工作,此时是否支付工资需结合合同约定和公司政策。
专项培训的工资处理专项培训(如职业资格认证、特定项目培训)若期间无法工作,公司可按协议约定扣除相应费用,但需符合服务期约定且费用合理。但普通入职培训通常不属于专项培训范畴。
三、其他注意事项合同条款 :部分合同可能明确约定培训期间的薪酬待遇,需以合同约定为准。
福利保障 :工资通常包含在薪资包中,可能伴随社保、公积金等福利。
四、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依法维权。
综上,公司组织培训期间是否发放工资,主要取决于培训性质、用工关系及合同约定,建议员工入职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