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培训骗局确实存在且花样繁多,主要利用高收益承诺、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受害者缴纳高额费用。以下是常见的骗局套路及防范建议:
一、常见骗局套路 高收益承诺承诺“包教包会”“保底销售额”“快速创业”等,收取高额服务费后不提供实际支持。
例如:某机构以“官方合作”名义收取1.2万元代运营费,但学员店铺无人问津。
虚假培训内容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实战操作,或完全照搬官方平台(如TikTok)的公开API接口,无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讲师纸上谈兵,无法提供可行解决方案。
付费陷阱以“免费培训”“零基础也能成功”为诱饵,实则通过虚假订单、垫资充值、贷款诱导消费。
例如:要求学员垫付成本价发货,或以“解冻金”“代运营”名义收取费用。
技术支撑虚假宣传所谓“金牌讲师”“大咖带班”,实际并无相关资质或后续指导,课程效果存疑。
例如:讲师挂羊头卖狗肉,培训后失联或提供虚假资源。
跨境业务虚假宣传宣称可轻松开展海外业务,但实际是“无货源店”或“避税”骗局,培训成果无法实现。
例如:承诺开一万家海外店,但无实际订单支撑。
二、防范建议 核实机构资质选择有正规营业执照、行业认证的机构,避免轻信“高收益”“零风险”宣传。
通过工商、教育部门官网查询机构注册信息。
警惕高收费与隐性费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条款,避免因“前期免费”诱导后续付费。
对“贷款培训”“代运营”等特殊服务保持警惕。
评估课程实用性课程内容应结合市场动态,避免学习多年仍无法应用。
参考官方渠道(如亚马逊、TikTok)获取最新培训资源。
防范社交工程对“高收入导师”“内部渠道”保持审慎态度,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虚假资料。
不轻信“无效果全额退款”等承诺。
保留证据与法律意识 建立交易记录档案,遇到纠纷及时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维权。 三、总结跨境培训骗局多与利益驱动相关,建议学员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机构,并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若遇到疑似骗局,应立即停止缴费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