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参加国家残疾人培训基地培训的待遇问题,综合相关政策和搜索结果,具体说明如下:
一、培训期间的工资情况 无固定工资残疾人参加国家或地方残疾人培训基地的培训时,通常 不发放工资 。培训属于提升技能的公益性质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残疾人获得就业能力,而非提供就业岗位。
生活补贴部分地区(如北京)对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例如:
免费培训 :可免费参加残联或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培训,部分院校(如北京)对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残疾人给予一次性资助(如3000元);
其他形式补贴 :如上海市部分机构对残疾学员收取少量考试报名费后给予补贴。
二、培训补贴政策 直接补贴全额或部分补贴 :通过职业培训基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获培训费100%或80%的补贴,最高金额2400元;
叠加补贴 :部分地区(如上海)对退伍军人、失业人员等群体有额外补贴。
间接支持社保补贴 :残疾人就业后,其工资及社保支出可按双倍费用计入企业成本;
创业支持 :创业残疾人可申请创业补贴及税收优惠。
三、其他注意事项补贴标准差异 :不同地区政策存在差异,例如:
北京市每年最多补贴10000元(含3次培训);
上海市对部分机构按100%或60%核销培训费;
其他地区如浙江、广东等地也有类似补贴政策。
申请条件 :需持有有效残疾人证,部分地区要求在法定就业年龄内,且需通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
建议残疾人根据自身所在地政策,选择正规培训机构并咨询具体补贴流程。若对政策有疑问,可联系当地残联或人力社保部门核实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