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设立中职(中等职业教育)或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资源共享 :大学附设中职或高职可以实现实验室、教学资源等的共享。大学的实验老师可以同时辅导中职或高职生,提高教学效率。
指导作用 :大学对中职或高职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并为中职或高职老师提供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培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中高直通机制 :根据政策,可以建立中职或高职到大学的直通机制,为学习成绩优异的中职或高职生提供直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应对制造业工人短缺 :中职或高职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应对我国制造业工人短缺的问题,为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途径。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中职或高职教育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避免初中毕业生直接外出打工,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
教育层次多样化 :大学通过附设中职或高职,可以实现教育层次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以满足这些需求。
解决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倒挂问题 :高职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效解决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倒挂的问题。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职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本科教育形态的丰富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本科高校中开展高职教育,可以丰富教育形态,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弥补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短板 :高职教育有助于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资源分配和学术桥梁 :在某些地区或教育体系中,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之间的角色分工明确,专科院校注重职业教育和实践培训,而本科院校则注重学术研究和理论学习。
满足社会需求 :带有职业教育的本科大学更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专升本机制 :部分学校提供专升本的机会,允许成绩优秀的专科生通过考试转入本科专业学习,这样的设置既给了学生更多选择,也增加了学校的社会吸引力。
教育政策支持 :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因此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提供本科教育。
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普通高中资源不足,教育系统会将部分职业高中转变为普通高中,同时保留职业高中班,以满足更多学生的教育需求。
综上所述,大学设立中职或高职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升学机制、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实现教育多样化等多方面目标。这种模式利大于弊,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和多元化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