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教育部门近年发布的监管案例和政策文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多种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及处罚措施如下:
一、常见违法行为类型 无证办学未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如广州市成联美咨询有限公司被罚款550.62万元,珠海市某机构因未获办学证被通报。
超范围经营以咨询、文化传播等名义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如深圳市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因线上学科类培训被罚款16.698万元。
违规收费一次性收取超过5000元费用或以充值、次卡形式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学科类培训需按政府指导价收取。
假期违规培训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寒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均属违法。
隐形变异学科培训以住家教师、私教、思维训练等名义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学科类培训。
二、处罚措施行政处罚 :包括责令停止办学、退还费用、罚款等。例如,广州市天河区某机构因无证办学被罚款28.396万元,珠海市某机构因超范围经营被罚款10万元。
财政处罚 :对违规收取的费用进行追缴,如深圳市新*公司被责令退还16.698万元。
信用惩戒 :将违规机构纳入信用信息系统,限制其招生、广告宣传等权益。
三、政策依据与建议“双减”政策核心 :严格限制学科类培训时间(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不得开展),禁止以任何名义变相学科类培训。
建议家长 :选择正规机构报名,签订“先上课后付费”协议,避免缴纳大额预付款;若发现机构违规,及时向教育部门举报。
综上,广东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较多违法行为,需严格依法依规办学,否则将面临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