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费学科培训的合法性,需结合具体情形和相关规定进行判断:
一、不违法的情形 个人或机构非营利性公益性质若培训由非营利性机构或个人提供,且未涉及有偿行为(如不收取费用或费用低于成本),则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
符合教育部门政策部分地区允许教师在非工作时间、非教学场所进行无偿辅导,例如解答学生作业疑问,但需避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二、可能违规的情形 在职教师有偿培训《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禁止在职教师利用假期、休息日或寒暑假从事学科类有偿培训,否则将面临撤销教师资格等处罚。
隐形变异培训即使是无偿培训,若采取“线上化”“转地下”等隐蔽形式开展学科类培训,仍可能被认定为违规。例如通过微信群、直播平台收费辅导,可能被认定为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
违反“双减”政策若培训内容涉及超标超前教学、使用境外教育资源或利用假期集中补课,均可能触犯“双减”政策底线,导致处罚。
三、其他注意事项教师资格要求 :从事学科类培训需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且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利益。
内容合规性 :培训内容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避免传播不良信息或进行学术不端。
综上,免费学科培训本身不违法,但需确保非营利性、不违反教师职业规范,并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若存在其他违规行为(如有偿培训、隐形变异等),仍可能面临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