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本身是合法且常见的企业用工环节,旨在帮助新员工掌握岗位技能和公司文化。然而,部分机构可能利用这一名义实施诈骗,需警惕以下常见陷阱:
一、常见骗局类型 高薪诱惑型通过承诺高额薪资、快速晋升等诱饵,要求支付培训费用或购买培训产品。
培训贷诈骗以“先培训后上岗”为名,诱导签订贷款合同,工作后从工资中扣除学费,常伴随虚假就业承诺。
虚假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无关,或由无资质人员授课,培训质量低下。
入职捆绑付费以“必须参加培训才能入职”为由,强制签订包含培训费的劳动合同。
工作机会虚假培训后不提供约定岗位,或提供与宣传完全不符的工作内容。
二、防骗建议 核实机构资质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工商注册信息等渠道确认企业合法性,避免轻信“内部推荐”等说辞。
警惕费用要求正规企业不会要求预付款项,若遇到“保证金”“押金”等要求,应果断拒绝。
审慎签订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注意“霸王条款”和隐性费用,保留签订前的咨询记录。
核实工作机会确认岗位存在真实性,若接到未投递过的公司电话或邮件,应及时核实对方身份。
避免轻信“包就业”承诺即使签订培训合同,企业也无权强制用工,应通过正规渠道求职。
三、受骗后果若不幸陷入骗局,可能面临财产损失、征信受损甚至法律责任。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12321等平台举报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