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培训公司收费的合法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合法收费的情形 专业技术培训且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若培训内容属于专业技术培训(如语言、技能提升等),且用人单位为员工承担了专项培训费用,双方可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但需注意:
培训费用需符合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标准;
服务期约定不得超过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培训内容需与工作直接相关。
明确告知并签订协议即使属于入职培训,若用人单位提前明确告知培训费用、服务期等条款,并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可能被认定为合法。
二、违法收费的情形 入职培训(非专业技术培训)仅用于提升员工适应能力、基础技能等与工作无直接关联的培训,不得以服务期、违约金等条款约束员工,否则协议无效。
以担保、押金等名义收费任何以“保证不跳槽”“资料审核费”等名义收取的费用均属违法,劳动者可要求退还。
收取不合理费用若培训内容与工作无关或收费过高,即使有协议,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三、维权建议拒绝不合理收费 :入职培训本身属于企业义务,无需额外付费。若遇到以培训为名的收费,应果断拒绝。
保留证据 :保存培训协议、收费凭证等材料,便于后续维权。
法律途径 :已缴费可要求退还,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起仲裁。
综上,入职培训公司收费的合法性需结合培训性质、费用来源及协议条款综合判断,建议劳动者谨慎对待此类收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