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张声势地假进攻。
引周恩来 《关于粉碎前四次“围剿”的电报》:“据此情况我们遂改强袭 南丰 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七章:“大部分同志都主张以东边的山腿为佯攻的方向主要攻击西边的山腿然后夺取主峰。”
佯攻是和主攻相对应的在军队攻击敌人的行动中,为了不让敌方判断出我方的具体攻击方向、位置和力量从而集中兵力防守我方主要攻击方向和力量。所以经常会在发动攻击同时派出另外一支或几支的部队向敌人发动虚假攻击让敌人判断不出哪支是主攻部队,而达到分散敌人防守兵力掩护主攻力量夺取胜利的目的这些为了掩盖主攻力量的攻击就是所谓的佯攻。
佯 [ yáng ] 1. 假装。 如 佯装。佯作。佯狂。佯称。佯攻。佯言(说假话)。佯死。 [更多解释]
攻 [ gōng ] 1. 打击,与“守”相对。 如 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2. 指责,驳斥。 如 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 3. 治病。 如 以毒攻毒。 4. 致力学习或研究。 如 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更多解释]
答:佯攻的拼音是:yáng gō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佯攻 的发音
答:佯攻的意思是:一种军事上欺敌作战的手段。仅作有限度的攻击,使敌方判断错误,发生实质上的反应,诱导其离我主攻方向。可自一小规模的袭击,乃至一大规模的助攻。
答:佯攻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羊工,阳功,炀宫,阳公,仰攻,养汞,仰拱,氧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