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嚭的意思



    嚭

    拼音:pi 声调:pǐ 怎么读嚭朗读
    总笔画:19 画 部首:口 部
    部外笔画:16 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FKUK 仓颉:GRMFR
    郑码:BJGJ 四角:41669
    中文电码:8181 统一码:16
    笔顺:[1212514312511324251] 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撇、竖、点、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大。

    古人名用字。

    详细解释


    人名用字。如春秋时吴国有伯嚭。

    〈书〉大。

    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3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213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42頁,第33

    唐韻》:匹鄙切;《集韻》、《韻會》:普鄙切,𡘋音秠。說文》:大也。

    又,人名。左傳》:吳太宰嚭。

    集韻》或作噽,亦作嚭。楚辭・九思》:忌嚭專兮郢吳虛。

    注解

    〔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嚭〕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喜、否

    〔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ǐ] ⑴ 大。⑵ 古人名用字。

    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匹鄙切頁碼152頁,第13

    嚭大也。从喜否聲。《春秋傳》:「吳有太宰嚭。」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披鄙反頁碼388頁,第2行,第1

    嚭大也。從喜否聲。《春秋傳》󰊚有太宰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匹鄙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18頁,第2許惟賢363頁,第7

    嚭大也。从喜。否聲。

    段注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韵》一作噽是也。匹鄙切。十五部。

    《春秋傳》吳有《大宰》嚭。

    段注見《左傳》。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與丕同。丕,大也。

    與丕同訓大,又同音,實一字。

    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2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400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10頁
    4說文校箋第199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190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67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19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7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9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1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97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56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102頁【補遺】第16751頁
    14通訓定聲第81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08頁【崇文】第1629頁
    16說文句讀第603頁
    17章授筆記第205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90頁,第2字

    嚭字的翻译


    英语:mound, lump; stealthily

    德语:groß, bedeutend

    法语:grande fortune

    嚭的字源字形


    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