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培训机构冷落学员违法吗

培训机构冷落学员的行为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可能违法的情形 违反合同约定

若培训机构与学员签订了服务协议或合同,明确约定了课程安排、退费条款等,但未履行或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如长期停课且不提供替代方案),则构成违约行为,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

霸王条款或格式合同

若合同存在“霸王条款”(如“课程未开始前一律不退费”且无合理依据)或格式合同(未与学员充分协商即签订),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条款,学员可主张撤销合同。

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

若机构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方式诱导学员报名,但实际无法提供相应服务,则可能涉及虚假广告或诈骗,需承担法律责任。

二、维权建议 收集证据

保留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课程安排表等材料,作为维权的核心证据。

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机构协商,要求恢复课程或退还费用,部分机构可能因舆论压力主动协商。

投诉举报

向教育监管部门(如市场监管局)或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介入调查。

法律诉讼

若协商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

三、注意事项

时效性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需在合理期限内提起诉讼。

合理性判断 :若机构因不可抗力(如疫情、政策调整)暂停课程,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且及时通知学员,可能减轻或免除责任。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