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外培训的合法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违法情形 违反《公务员法》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营利性活动。校外有偿补课属于谋利行为,违反《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义务阶段学生(6-18岁)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集体补课,学校不得组织此类活动。
有偿补课可能涉及超范围经营(如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或变相收费,违反《教育法》第七十五条。
违反《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该规定明确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违反者将面临教育部门通报批评、没收违法所得、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等处分。
二、不构成犯罪的情形自愿有偿家教 :若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非营利性、非在校学生的家教活动,且不占用公共教育资源,通常不构成犯罪。
未取得办学资质的个体补习 :若未办理相关手续或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仅属于违规经营,不直接触犯刑法。
三、处理措施 教育部门监管教育部门通过专项督查、责任追究等方式治理有偿补课,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行政处罚违法者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降低岗位等级等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若涉及诈骗、敲诈等犯罪行为(如以补课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建议家长选择正规机构 :优先选择有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避免因小失大。
关注政策动态 :当前“双减”政策持续深化,需关注最新规定以规避风险。
综上,教师校外培训是否违法需结合是否营利、是否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等要素判断,但一般不直接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