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数学竞赛培训机构若存在以下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
一、违规组织竞赛活动 擅自举办学科类竞赛未经教育部门审批,以任何名义组织面向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或中小学生的数学竞赛(如“大师赛”“希望杯”“华杯赛”等),均属违规。
使用虚假宣传诱导参赛通过“竞赛获奖助力升学”等虚假宣传,制造升学焦虑或非法敛财,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二、违反培训管理规定 学科类培训违规寒假期间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任何形式的“一对一”“一对多”隐形变异学科培训均被禁止。
超范围经营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擅自开展培训,或超出许可范围(如组织竞赛)。
三、其他相关违规行为 联合招生与利益输送与中小学联合招生、为竞赛提供资金或场地支持等行为,均属违规。
违规收费与安全问题虚假收费、预收费超限额,或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资质等处罚。
四、竞赛结果的违规使用所有违规竞赛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或考试加分项目。
建议家长优先选择学校官方组织的竞赛活动,其成绩具有权威性和认可度。
若遇“黑竞赛”宣传,可通过教育部官网查询《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确认是否为白名单项目。
发现违规行为可向教育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当前教育部门正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建议家长提高警惕,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