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政策法规和行业现状,培训机构是否收费需结合类型和地区政策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政策 政府指导价体系上海市自2022年2月17日起实施政策,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仍实行市场调节价。
收费上限与公示要求政府指导价下限为每生每学时300元,上限根据成本核算确定。
培训机构需通过多种渠道公示课程内容、时长、收费标准及教师资质等信息。
违规处罚措施未按规定执行政府指导价或公示信息的机构,将面临罚款、吊销资质等处罚。
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政策 收费上限太原市等21个省份明确将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收费上限设为5000元,超出部分将受到监管。
监管与规范要求需向财政、价格部门核准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向社会公示。
禁止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提高标准,退费需按合同约定办理。
市场调节价范围未明确上限的非学科类培训可自主定价,但需遵守《价格法》《明码标价规定》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收费周期限制 :均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的预付款,课程结束前结清费用。
风险提示 :部分机构存在“贷后收费”“强制消费”等违规行为,建议选择正规机构并索要合同。
监管平台查询 :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查询机构资质及收费信息。
综上,培训机构仍在收费,但需严格遵循相关政策和法规。家长在选择时建议对比机构资质、查看收费明细,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