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居家培训没工资合法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居家培训期间是否发放工资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总体原则是:只要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工资。具体分析如下:

一、劳动关系与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需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无论工作形式如何(如居家培训),均需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的基本要求

及时足额 :需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支付,不得拖欠或未足额支付。

最低工资标准 :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二、特殊情形说明 服务期协议的影响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服务期协议,且协议中明确约定服务期工资调整机制,则需按约定执行。但此类约定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即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培训期间的工资支付

培训期间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参加单位统一安排的培训视为提供劳动,单位需支付工资。若以“培训期不发工资”作为录用条件,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条款。

三、维权途径 劳动仲裁或诉讼

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及赔偿金。

劳动行政投诉

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若存在拖欠,劳动部门可责令支付50%-100%的赔偿金。

四、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约定 :建议劳动合同中明确培训期工资支付方式及条件,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争议。

证据留存 :保留培训记录、工资条、沟通记录等证据,便于维权时使用。

综上,居家培训期间若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工资。若存在特殊协议或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