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双减”政策及各地教育部门的最新要求,学龄前线上培训确实受到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策限制范围全面禁止线上学科类培训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禁止面向3-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上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进行。
停止运行相关教育APP
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移动应用一律停止运行。
二、执行标准与配套措施严格区分学科类与非学科类
政策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采取差异化监管,非学科类培训需在备案审查范围内,但学龄前儿童培训仍被明确排除在外。
规范线下培训行为
除禁止线上培训外,政策还要求线下机构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开展学科类培训,学科类课程需在周一至周五20:30前结束(线上21:00前)。
三、行业影响与建议机构调整与转型
许多线下学龄前培训机构面临停课或转型压力,需转向非学科类培训(如艺术、体能等)或转向幼儿园教育。
家长与孩子的应对策略
避免盲目跟风 :学龄前阶段应以游戏和家庭互动为主,避免过早进行知识灌输。
关注政策细则 :各地对政策执行存在差异,需关注本地区具体规定,避免违规报名。
合理利用资源 :可通过正规幼儿园或社区活动开展启蒙教育,或利用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如BBC Kids等)辅助学习。
四、争议与反思部分机构及家长对“一刀切”政策存疑,认为可能抑制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建议在政策执行中平衡规范与引导,例如:
允许学龄前儿童接触非学科类线上资源(如科学探索、艺术创作等);
建立专门的学龄前教育监管机制,避免有害APP泛滥。
综上,学龄前线上培训目前处于全面规范阶段,家长需根据政策调整教育方式,同时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