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培训公司会涉及诈骗吗

培训机构是否涉及诈骗需要根据具体行为和金额进行判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诈骗情形 虚构宣传诱导缴费

以“高薪工作”“稳定兼职”等名义,通过伪造收益、谎称合作项目,诱使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缴纳培训费用。部分机构会以“边培训边接单”为名,通过“助学贷”“分期付款”等手段进一步诱导转账,后期以“影响征信”“高额违约金”等理由催收费用。

合同诈骗

预付式消费跑路 :收取课程费用后未按约定提供服务,或以转让机构、资金链断裂等理由拒绝继续服务。

虚假合同诈骗 :签订虚假债权转让协议、课程缴费记录等文件,骗取信任后诱导下载APP购买虚假投资产品。

投资诈骗

以教育投资为名,承诺高额回报(如10%以上年化收益率),实则通过集资吸储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财产,最终跑路。

二、不构成诈骗的情形

若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客观原因无法继续运营,则属于民事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剩余费用,不构成诈骗罪。

三、法律后果

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如5万-20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民事责任 :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学员仍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退还费用,但需承担举证责任。

四、防范建议

选择正规机构,核实办学资质和教师背景。

签订合同时注意保留证据,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纠纷。

对“高收益”宣传保持警惕,避免轻信“零风险”投资。

遇到收费后无法联系机构时,及时向工商、教育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若遭遇疑似诈骗,建议立即停止转账,并通过12321、12345等渠道核实情况,避免二次诈骗。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