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属于急救技能培训,主要用于教授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方法。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培训定义与目标 核心目标掌握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技能,建立临时人工循环,维持重要脏器血液供应,并配合医疗设备进行复苏。
附加技能包括呼吸道管理、伤口处理、灾害环境自救互救等综合急救技能。
二、培训对象与内容 适用人群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及普通公众。
核心课程理论部分 :CPR原理、适应症、操作流程及AED使用说明。
实践操作 :模拟人训练胸外按压(每分钟≥100次,深度≥5厘米)、人工呼吸技巧及AED电极连接与电击操作。
考核标准 :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确保技能达标。
三、培训方式与认证 线下培训医院、红十字会、专业培训中心或企事业单位开展面对面的实操课程。
部分医院将CPR纳入医学生必修课程(如护理专业主干课程)。
在线学习多个平台提供视频教程,支持自主学习,部分课程提供认证。
四、培训意义通过系统培训,使受训者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显著提高生存率。教育部等机构将急救知识纳入学生考核体系,推动全民急救意识提升。
综上,心肺复苏培训是急救技能培训的核心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适用于广泛人群,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