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职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
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
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学校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
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受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引导。
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导致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较多不利因素。
就业期望值过高 : 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 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专业技能素质欠缺 :中职生在文化素质和实践经验方面相对欠缺,只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获得好的就业机会。
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容易受群体或舆论的影响,选择职业时缺乏职业规划,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结构性失业增加就业压力 : 中职生对没有技能的农民工而言尚存优势,但在面对高职和本科生时,中职生的优势将消失殆尽。 教育模式和市场需求的脱节 :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不相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职业岗位、技术领域要求差距较大。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条件不具备,办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导致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 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许多企业发展不太好,不需要招人,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综上所述,中职高职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历偏低、自卑心理、就业期望值过高、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专业技能素质欠缺、结构性失业、教育模式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提高中职高职的教育质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完善用人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