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脱岗培训期间用人单位仅能发放最低工资,单方面通过降薪处理不符合法律规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脱岗培训期间工资支付标准最低工资限制
劳动者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脱岗培训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降低其工资,只能按照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支付报酬。
工资调整的合法性要求
若因岗位调整导致工资变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调整内容;
调整过程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且不得带有侮辱或惩罚性质。
二、违法降薪的认定情形未经协商单方面降薪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即擅自降低工资,即使有培训安排,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降薪程序不当
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并说明理由。若未依法履行通知义务或未与劳动者充分沟通,即使降薪合理,仍可能被判定违法。
三、法律后果被迫解除合同的情形
若用人单位以降薪为手段迫使劳动者离职,可能被认定为 违法解除 ,劳动者可要求 2N赔偿 (即2倍的经济补偿金)。
补发工资差额
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因降薪造成的工资差额,且无需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四、维权建议保留证据
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培训通知等材料,证明降薪行为未依法进行。
书面拒绝
收到降薪通知后,应书面回复《拒绝调岗/降薪异议书》,明确拒绝执行。
申请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综上,脱岗培训期间用人单位仅能发放最低工资,单方面降薪行为通常违法,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