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员工在培训期间签订协议是否合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合法情形专项培训协议符合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 有权 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此类协议需满足两个核心条件:
培训需是专项的、针对特定技能的;
用人单位需承担培训费用(如学费、差旅费等)。
协议内容合法性
合法协议应明确服务期长度、违约金计算方式及解除条件等条款,且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培训费用或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费用。
非强制签署
员工有权选择是否签订协议。若公司强制签署,可能涉及协议无效的情形,但需结合具体培训性质判断。
二、不合法情形非专项培训无权强制签约
若培训未使用专项费用或不属于专业技术培训(如入职培训、安全培训等),则无权强制员工签订服务期协议。
协议显失公平或存在利益冲突
若协议条款明显偏向用人单位(如违约金过高、限制基本权利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三、其他注意事项工资与培训费用的关系 :培训费用与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应分开计算,协议中不得将工资、奖金等计入培训成本。
服务期与薪酬调整 :协议不影响用人单位按正常机制调整员工工资,且劳动者在服务期内仍可享受其他福利。
综上,公司要求签协议的行为在符合专项培训条件且协议合法的情况下是合法的,但需警惕强制签约或不合理条款。建议员工签订前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