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免费培训确实存在一些套路,这些套路可能会损害学员的利益,破坏培训市场的正常秩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免费培训套路:
先学习后付费 :学员签订的可能是一份高利贷合同,利滚利,按月供,最终支付的费用可能比实际学费高出很多,且包含高额利息。
返学费 :要求学员必须工作满一定时间,公司从中抽取较高比例的利润,并且提供的工资较低,学员往往无法坚持到底,最终无法获得返费。
低价培训 :将一个大项目分成多个小项目收费,或者缩短培训时间,总体算下来费用更高。有些培训甚至没有老师授课,学员只能自己看视频学习。
变相销售 :所谓的“免费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销售手段,通过考核筛选潜在客户,通过的学员能获得工作机会,未通过的则成为付费学员。
服务期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后,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但如果培训并非专业技术培训,或者违约金过高,这种条款可能不合法。
广告宣传和推销 :通过广告宣传吸引学员,提供基础的编程知识,然后推销付费服务或推荐证书考试,以获取收入。
制造焦虑或短期速成 :利用人们急于养生、理财、创业的心理,制造焦虑或宣传短期速成、剪辑赚钱等噱头,引诱学员报名参加,然后通过升级收费等方式牟利。
收集用户信息 :通过免费课程吸引学员,收集用户信息,建立精准需求的社群,便于后续推销有偿高级课程或进行其他营销活动。
隐形收费 :培训期间,公司要求学员自费购买课程资料、教材、考试模拟题等,这些东西还标注“必须购买”,一套下来要花2000多块钱。
考核难度离谱 :培训结束后,公司组织了所谓的“考核”,学员通过率不到10%。未通过考核的学员需要支付额外费用进行“进阶学习”。
虚假承诺和高收益 :一些培训机构以“免学费”“高收益”“培训周期短”为诱饵,吸引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前来培训,实则暗藏骗局。
捆绑销售 :培训机构可能会将培训与其他服务或产品捆绑销售,例如要求学员购买特定的物料或工具,这些产品通常价格高昂且并非学员真正需要。
高违约金 :一些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设置高违约金条款,学员在培训期间如果提前离开需要支付高额违约金。
缺乏监管 :许多在线免费培训课程缺乏教育部门的监管和评估,课程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涉及虚假宣传、欺诈等违法行为。
建议建议学员在选择培训课程时,要谨慎甄别,了解清楚培训机构的背景和口碑,避免上当受骗。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培训内容、费用、退费政策等细节,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