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疫情期间单位是否可以组织培训以及培训期间工资发放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一、疫情下单位能否组织培训? 可以组织培训单位在疫情期间仍需履行培训义务,包括线上或线下职业技能培训。若单位组织职工参加培训,且培训内容与工作相关,可视为正常工作安排。
特殊政策支持部分地区(如三亚)对疫情期间组织培训的企业给予补贴。例如三亚市规定,线上职业培训可按技能等级给予企业补贴,最高每人5000元/年。
二、培训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建立劳动关系即需发工资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实际出勤天数发放工资,培训期间也不例外。
工资支付方式正常出勤 :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灵活支付。
未提供劳动 :若培训期间未实际工作(如纯理论培训且无实际产出),则不发放工资。
特殊情况处理停工停产 :若因疫情导致停工停产且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需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费;复工后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疫情影响减薪 :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时,经与职工协商可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等,但需保障基本生活。
三、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劳动合同约定 :工资标准、支付方式等应与劳动合同明确约定,避免纠纷。
最低工资标准 :无论何种情况,工资均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补贴政策 :部分地区对防疫培训有专项补贴,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了解具体细则。
综上,疫情期间单位可组织培训且需发放工资,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