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岗前培训费的合法性需要根据培训性质和资金来源进行具体分析:
一、企业自主开展岗前培训 法律义务与禁止收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且不得以培训名义收取任何费用。若企业以岗前培训为名收费,可能构成违法行为,需承担行政处罚。
特殊情况处理若培训由第三方机构委托进行,且与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直接相关,企业可要求员工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但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培训与工作内容直接相关。
二、合法收取培训费的例外情况 员工自愿参加的专项培训员工自愿报名并支付费用参加的专项培训(如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费用由个人承担,但企业可依据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
政策补贴支持的培训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或失业人员参加的岗前培训,可申请政府补贴。
三、防范诈骗提示部分机构可能以“必须缴费才能入职”“培训后退还”等话术实施诈骗,需警惕以下情形:
虚假培训机构 :冒充招聘公司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
培训内容与承诺不符 :如以岗前培训为名诱导下载刷单APP或缴纳押金。
四、维权建议若遭遇违规收费:
保留证据 :保存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记录等;
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可通过12333或当地劳动部门投诉;
法律途径 :咨询律师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综上,企业自主开展的岗前培训不得收费,特殊情况下的专项培训需双方自愿且明确协议,建议求职者谨慎甄别培训性质及收费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