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没有历史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招生规模萎缩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历史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渐缩小。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非师范类的高职院校,不再设置历史学专业。例如,在2006年教育部启动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中,前三批入围的109所高职院校均未设置历史学系。
专业设置与定位 :职业高中(简称职高)的定位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专业设置更侧重于实用性强的科目,如计算机、建筑、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更符合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历史专业在职业高中的设置中并不常见。
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资源有限,学校需要在不同的专业之间进行选择。由于历史专业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学校可能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其他更为热门或实用的专业中,从而减少或取消历史专业的设置。
学生兴趣与职业规划 :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未来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而对历史专业的兴趣不高。此外,历史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窄,这也可能影响了学校和专业设置。
教科书编写较为落后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专用的历史课本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2001年组织全国中等职业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的。该教科书于2005年经过大修订,但内容较为陈旧,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普高教科书相比,中职学校历史教科书的可选择余地很少,不利于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历史教育缺失的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教育内容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非全面的文化教育。因此,历史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处于边缘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职高没有历史课程主要是由于招生规模萎缩、专业设置与学校定位、教育资源分配、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教科书编写落后和中职学校历史教育边缘化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