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培训期间不签合同且不发放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劳动关系与工资支付 劳动关系成立时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无论是否签订书面合同。
工资支付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必须按约定支付报酬。培训作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属于劳动关系的组成部分,因此用人单位不得以未签合同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二、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 双倍工资赔偿若用人单位自用工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工资支付标准培训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若属于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的80%。
三、维权途径 协商解决首先应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拖欠工资。
法律救济劳动仲裁 :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及赔偿金,仲裁时效为60天;
劳动保障投诉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四、注意事项服务期条款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工资调整机制仍应适用正常规定;
证据留存 :保留培训记录、工资条等证据,便于维权。
综上,培训期间不签合同且不发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