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芜湖市教育局近年发布的多份通报和行政处罚案例,芜湖市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较大,尤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
一、严查重点领域和行为学科类违规培训
重点查处无证无照机构、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等行为。例如:
2024年7月,弋江区、南陵县、繁昌区等地查处了多起以托管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责令停止违规行为、退还费用,并列为重点巡查对象。
2024年寒假期间,市教育局联合各县(市)区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并整改了51个违规事项,涉及学科类培训机构5个。
“隐形变异”培训
通过明察暗访方式,查处以艺术培训、咨询公司等名义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例如:
镜湖区某教育咨询公司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擅自开展多学科类培训,被责令停止违法办学并罚款4.86万元。
镜湖区王 **以众筹私教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被当场查扣并通报批评。
二、强化监管措施联合执法机制
市教育局联合文旅体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联合专项检查,2024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68人次,排查机构303个次。
处罚与教育结合
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违规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并将问题机构列为“回头看”重点巡查对象。例如:
弋江区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因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被罚款1.44万元并责令整改。 三、长效机制建设部门联动与信息共享
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发布治理情况,曝光存在问题的机构。
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
将“悦成长”系列课程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对责任不落实的相关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
总结芜湖市通过专项检查、联合执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持续严查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尤其是学科类培训。未来将继续强化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双减”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