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私下收费是否违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教师个人行为 国家公职人员违规若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如公立学校教师),根据《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或在企业兼职取酬。若违反规定收取费用,不仅会被没收违法所得,还可能面临纪律处分。
非公职人员违规即使不是公职人员,教师若利用职务便利(如获取学生信息、教学资源等)收取费用,仍可能涉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规行为,但处罚力度相对较轻。
二、机构行为 无证或超范围经营未取得教育部门批准擅自设立校外培训机构,或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属于《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明确禁止的行为,可能面临罚款、责令停业等处罚。
违规收费形式 以咨询、竞赛、夏令营等名义变相收取学科类培训费用,或超出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均属违法行为,可能被责令退还费用并罚款。 三、其他相关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无论是否收费,均需符合教育部门规定。
价格法违规 :若涉及收费,还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查处价格欺诈、乱收费等行为。
总结建议若涉及校外培训收费,建议通过正规教育机构报名,避免与教师个人或非正规机构直接接触。若发现违规行为,可通过教育部门举报电话(如12345)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平台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