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严格措施,包括专项治理、规范管理、信用监管等,以规范培训行为、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具体措施如下:
一、专项治理行动2018年底集中整改
广西在2018年底前完成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改,完成率近82.5%,重点清理无证无照机构,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2021年“双减”专项整治
时间范围 :2021年9月至10月,聚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同时查处其他非法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
重点内容 :严查虚假宣传、超前教学、占用节假日、超时收费等问题,规范合同使用,查处安全隐患和违规教学行为。
整改措施 :对存在问题的机构采取“查处一批、整顿一批、关停一批、取缔一批、规范一批”策略,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和信用监管机制。
二、规范管理措施严格审批与资质管理
加强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不符合标准的依法停业整顿,确保2021年底前无证无照机构全部整改完成。
重点检查教师资质、教材使用、作业布置等规范办学问题,专职教师比例低于1/3的限期整改。
合同与信用监管
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收费和权益保障。
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将严重违法机构纳入失信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三、政策完善与监督修订管理办法
组织修订《广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办学标准、安全规范等要求。
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查处“黑”培训机构违法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
专项督查与问责
纪委监委与教育厅联合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关注压减比例低、投诉较多的地区,推动整改落实。 四、成效与展望通过以上措施,广西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压减,市场环境逐步规范。未来将继续完善监管政策,建立智慧监测预警机制,确保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学。
综上,广西对培训机构的管理是积极且严格的,并非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