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招聘和培训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套路,需特别注意防范。以下是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招聘环节的常见套路 岗位设置虚假多数招聘岗位(如文员、内勤等)实际为保险业务拓展岗位,但招聘信息中故意模糊岗位性质,甚至以“高薪”“轻松工作”为诱饵吸引求职者。
入职要求不合理部分公司要求新员工购买保险或缴纳培训费,且以“积累人脉”“业绩达标”为晋升条件,实际却未提供充分支持。
职业发展承诺不实面试时可能承诺“三年内转正”“年薪百万”等不切实际的职业发展前景,利用求职者对保险行业的认知偏差。
二、培训环节的隐蔽陷阱 收费培训风险入职后需缴纳数百元培训费、考证费或押金,但部分公司未明确告知退费条款,或以“转正后报销”为由拖延。
洗脑式销售培训培训内容可能包含强制购买保险的“示范效应”,并通过“业绩压力”诱导新员工向亲友推销保险。
考核标准虚高培训期间设定的业绩目标(如3000元保费)与实际薪资待遇严重脱节,且以“转正后调整”为借口推脱责任。
三、其他潜在问题合同条款陷阱 :部分劳动合同未明确区分“代理人”与“正式员工”权益,导致新员工在权益保障上处于劣势。
亲戚朋友被利用 :公司可能通过“人情单”要求新员工推销保险,若无法达标则面临解雇风险。
建议核实岗位真实性 :对招聘信息中的岗位名称、职责及薪资待遇进行多方核实,避免轻信“高薪轻松岗”。
警惕收费要求 :入职培训应免费,若遇收费行为需谨慎甄别,避免缴纳不明费用。
明确合同条款 :签约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细则,特别是关于保险购买、业绩考核及解雇条件等关键条款。
避免过早转正 :若3个月内无法完成业绩目标或无法提供合法保险,应主动与HR沟通,避免被强制要求销售。
若遭遇疑似骗局,建议通过监管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并向求职平台举报相关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