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校外培训机构是否收费需要根据其性质和类型进行区分:
一、收费性质分类 学历类校外培训机构若提供学历教育(如学科类培训),则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其收费需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收费标准由省级或地级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纳入地方定价目录。例如北京、江苏等地明确规定,单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且不得超过课程总费用的50%。
非学历类校外培训机构包括艺术、科技、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其收费性质为营利性,由机构自主定价,但需向相关部门备案。例如舞蹈、编程等课程的收费通常由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但需符合反垄断和消费者保护法规。
二、收费管理规范 收费限额 :学科类培训单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或课程总费用的50%;非学科类培训无统一限额,但需备案。
收费周期 :按周期收费的机构,单次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
收费透明度 :机构需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教师资质等信息,且需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完成缴费。
资金监管 :预收费需纳入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管理,防止资金滥用。
三、其他注意事项公益性质机构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如面向流动人口子女的机构)的收费通常低于公办学校。
违规处罚 :若机构超限收费或虚假宣传,将面临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
建议家长在选择机构时,仔细核实其办学资质、课程内容及收费明细,优先选择通过官方备案或认证的正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