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教练一直扣培训费违法吗

教练私自扣留培训费的行为是否违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可总结如下:

一、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职务侵占罪

若教练利用职务便利,将学员缴纳的培训费、押金等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诈骗罪

若教练以虚构事实(如培训未开展、服务未提供)或隐瞒真相(如费用用途不实)的方式收取费用,并非法占为己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

若教练以签订培训合同为名,收取费用后未履行合同义务,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

数额标准 :职务侵占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通常以一千元至三万元为起点,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

行为特征 :需证明教练存在非法占有目的,且通过欺骗、胁迫等手段实施收费行为。

三、受害者维权途径 收集证据

保留缴费凭证、合同、通讯记录等;

收集其他学员的证言或报警记录。

向驾校举报 驾校有义务对教练进行管理,可向驾校投诉或要求其协助追讨。 向监管部门投诉 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举报教练的违规行为。 法律诉讼 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款项,或通过刑事诉讼追究教练的刑事责任。 四、注意事项

避免二次诈骗 :若已向驾校或监管部门举报,需配合调查,避免轻信“退款需先缴费”等说辞。

选择正规机构 :建议通过驾校官方渠道报班,避免直接与教练个人交易。

综上,教练私自扣留培训费的行为通常违法,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若涉及金额较大或存在诈骗情节,建议及时报警并保留充分证据。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