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旨在通过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来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背景与目标“双高计划”是在2019年3月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的。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资金支持和重点建设,提升一批高职院校的各方面水平,使其达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
实施情况在第一轮“双高计划”中,共有197所高职院校入选,其中包括56所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和14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这些学校被分为A档(10所)、B档(20所)和C档(26种)三种。
新一轮“双高计划”2025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标志着新一轮“双高计划”的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双高计划”将继续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推动职业教育与国家战略布局、重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政策导向新一轮的“双高计划”在政策导向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办学能力和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以及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了“新双高”建设的方向,即通过深化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双高计划”,预期将打造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结语“双高计划”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意味着更高的教育质量和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