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机构老师若存在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如下:
一、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处罚行政处罚
若教师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教育部门将依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进行处罚,包括:
责令停止培训、退还费用;
警告或通报批评;
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达10万元)。
从重处罚情形
中小学在职教师擅自有偿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将依法从重处罚。
二、针对在职教师违规行为的综合处罚职业资格与岗位处理
可能被取消评奖评优、职称评审、晋级晋衔资格;
记录不良行为至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情节严重者降低岗位等级或开除。
经济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绩效与荣誉影响
扣除当年绩效工资、奖金;
取消荣誉称号、评优资格。
机构关联处罚
所在教育机构可能被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三、其他注意事项无证上岗 :若教师未取得相关资质擅自办班,除上述处罚外,还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等。
兼职限制 :教师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或从事有偿家教,否则将影响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
四、政策背景与意义教育部通过《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法规,旨在规范校外培训市场,保障教育公益性,推动“双减”改革落实。各地教育部门也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如2025年1-8月多地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