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补课行为被明确界定为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明确禁止的情形 学科类有偿补课2023年10月15日起,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以任何形式开展有偿补课活动,包括线上、线下及通过其他机构合作。
教师个人补课行为不论是在学校内、校外,或通过私人场所(如家庭、咖啡厅)进行的有偿补课均被禁止。例如:
家庭教师到学生家中授课
教师在咖啡厅等公共场所进行辅导
通过电话、网络平台收取费用
二、特殊说明 无偿补课的合法性若教师在非教学时间(如课后)为个别学生提供无偿辅导,且未收取任何费用,则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
政策目的与争议点该政策旨在规范教育市场,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但部分家长担忧可能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不过,政策未明确区分“教学辅助”与“有偿补课”,导致执行中存在争议。
三、违规后果 行政处罚学校、教师或机构若违反规定,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资质等处罚。
社会影响该政策还可能影响教师职业声誉,部分教师可能转向其他合规途径(如线上教育)。
四、建议选择合规方式 :可通过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或官方认可的线上平台进行学习。
关注政策细则 :未来若有调整,需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
综上,培训机构及教师个人以任何形式开展有偿补课均属违法行为,建议遵守相关规定,通过合法途径保障学生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