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规吗

校外培训机构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相关规范和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类培训的规范限制 禁止节假日学科类培训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寒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

禁止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以咨询、文化传播、住家教师等名义变相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学科类培训,或通过直播、游学等形式有偿开展学科教学,均被明令禁止。

二、收费行为的规范要求 禁止超前预收费

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单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费用需通过公示的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收取,严禁使用个人账户。

规范收费周期与合同管理

培训费应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避免过早收取。需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明确退费条款。

三、其他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行政处罚

未经审批擅自举办培训的,责令停止并退还费用,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

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视情节轻重罚款5万-10万元;

房屋出租方为违规机构提供场地的,将承担连带责任。

安全与资质要求

需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或《设立核准书》,并确保培训场所、师资等符合规定。若存在安全隐患或资质不全,将面临整改或处罚。

四、政府监管与责任落实

加强审批与日常监管 :教育部门需定期检查机构资质、收费情况,对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强化主体责任 :机构需落实安全生产、财务管理等主体责任,教师不得参与校外违规培训。

建议家长 :选择正规机构时,可通过教育部门公示信息、合同条款等渠道核实资质,遇到违规收费或培训行为,应及时向市场监管或教育部门举报。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