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司培训期间不发放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工资支付的基本法律要求 劳动关系确立即需履行工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和第四十八条,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支付劳动报酬,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支付的形式与时间《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培训期间若安排了实际工作,用人单位仍需履行这一义务。
二、特殊情形的工资支付规则 专项培训与服务期的约定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订立服务期协议,双方可约定服务期,但不得以不支付工资或降低工资作为条件。同时,服务期约定不影响按正常工资调整机制提高报酬。
培训期间的工资计算培训期间工资的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
培训期间若安排了实际工作,工资应正常发放;
若培训未实际开展(如纯粹的理论学习且未提供工作成果),可协商约定工资支付方式,但需符合劳动法规定。
三、维权建议 收集证据若遭遇培训期不发工资,应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培训记录、费用发票等证据,为仲裁或诉讼提供支持。
协商与仲裁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无果时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法律救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依法申请支付令、提起诉讼。
综上,公司培训期间不发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者有权要求依法支付报酬。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