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开支吗

校外培训机构在合规的前提下是可以开展业务的,但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

一、合规收费要求

时间限制

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预付款,且不得超过5000元。

支付方式

费用需全部缴至机构自有收费专用账户,禁止向工作人员个人转账或通过“培训贷”“消费贷”形式缴纳。

合同规范

必须与家长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退费规则,避免霸王条款。

二、风险提示与防范

资金链风险

近期多地出现机构因资金链断裂“跑路”事件,导致退费难、维权难。建议选择有资质、有备案的正规机构。

营销陷阱

部分机构通过“超低折扣”“买多更便宜”“名师保障”等手段诱导大额预付费,或虚构优惠活动。家长需警惕非理性消费。

合同陷阱

签订合同时注意条款细则,避免隐藏费用或霸王条款。若机构拒绝修改合同,应谨慎选择。

三、监管与维权

多部门协同监管

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银行等协同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依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执行。

维权途径

若遇机构违规收费或服务缩水,可通过12315、消费者协会或教育部门投诉举报,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四、政策背景与意义

“双减”政策背景下,规范校外培训收费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家长应积极参与政策宣传,选择合规机构,共同维护健康教育生态。

综上,校外培训机构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可正常开展业务,但需严格遵循收费、合同、资金管理等各项规定,以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