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小孩上培训机构的费用属于违法行为,具体违法性需根据行为性质和后果综合判断,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
一、诈骗罪的认定诈骗公私财物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未成年人家长财物,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数额标准
诈骗金额达到当地经济水平一定标准(如数万元)时,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需承担刑事责任。
特殊情形
冒充机构名义 :冒充教育机构诈骗属于典型犯罪,直接破坏教育管理秩序。
强迫交易 :若以威胁、利诱等手段强制缴费,可能同时构成诈骗罪和强迫交易罪。
二、民事侵权责任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培训机构的行为仍可能需承担民事责任:
合同无效 :因欺诈签订的培训合同可被撤销,培训机构需返还费用并赔偿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 :若导致未成年人精神创伤,监护人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其他相关法律责任行政处罚
教育部门可对违规机构进行罚款、吊销资质等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
直接责任人可能因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防范建议核实机构资质 :选择有教育部门备案的正规机构,避免轻信“特效课程”等宣传。
保留证据 :签订合同时注意条款细节,保留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
及时维权 :发现被骗后应立即报警,并通过12315等渠道投诉。
综上,骗小孩上培训机构的费用不仅违法,且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和巨额赔偿,建议家长提高警惕,选择合法合规的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