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培训期没有薪资属于违法行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培训期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需支付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岗前培训属于劳动过程岗前培训是劳动者为适应岗位需要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属于劳动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应视为提供劳动并支付报酬。
最低工资保障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违法情形与后果 直接法律责任若用人单位在培训期未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限期支付。若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需按应付金额50%-100%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附加权益影响未支付工资可能影响劳动者享受其他劳动权益,如社保、休息休假等,并可能导致劳动争议诉讼。
三、建议与救济途径 收集证据劳动者应保留劳动合同、培训记录、工资条等证据,便于维权。
协商与投诉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无果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诉讼若其他途径无效,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综上,培训期未支付薪资不仅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的明确规定,还可能引发其他劳动权益纠纷,建议劳动者及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