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确实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如下:
一、火灾高风险因素 场所特性培训机构通常空间较小、人员密集,且多位于商业综合建筑或改造后的住宅内,建筑防火设计可能不达标,缺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疏散通道不畅。
消防管理隐患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未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负责人职责不明、日常检查流于形式;
设施维护不足: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长期未检查维护,疏散指示标志或应急照明损坏。
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学生多为未成年人,缺乏火灾应急逃生技能,面对火灾时易惊慌失措。
二、典型事故案例广西柳州午托中心火灾 :2022年9月电表箱短路引发火灾,虽及时救援未造成伤亡,但暴露了小型机构消防管理漏洞;
南宁市消防培训 :2022年10月消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培训,强调机构需对照消防安全规定自查。
三、防范措施建议 落实消防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负责人职责,定期开展消防检查与应急演练;
改善硬件条件配备足够消防设施并定期维护,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安装自动喷水系统;
强化安全教育对师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教授逃生自救技巧,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四、社会关注与监管教育部门及消防部门应加强联合监管,对存在隐患的机构依法查处,从源头上降低火灾风险。家长在选择机构时,需关注其消防资质与安全条件。
综上,校外培训机构需从管理、设施、教育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防范火灾风险。